益智(拉丁學名:Alpinia oxyphylla Miq.),別名:益智仁、益智子。姜科,山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株高可達3米;莖叢生;根莖短,葉片披針形,總狀花序在花蕾時全部包藏于一帽狀總苞片中,花時整個脫落,花序軸被極短的柔毛;花萼筒狀,花冠白色,外被疏柔毛;唇瓣倒卵形,粉白色而具紅色脈紋,蒴果鮮時球形,干時紡錘形,種子不規(guī)則扁圓形,被淡黃色假種皮。果實橢圓形,兩端略尖,表面棕色或灰棕色,有縱向凹凸不平的突起。果皮薄而較韌,與種子團緊貼。種子團被隔膜分為3瓣,每瓣有種子6-11粒。種子呈不規(guī)則的扁圓形,略有鈍棱,直徑約3mm,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,外被淡棕色膜質的假種皮。花果期3~9月。
生長于陰濕林下。分布海南及廣東南部。夏、秋間果實由綠變紅時采收,曬干或低溫干燥。
有特異香氣,味辛、微苦。果實供藥用,有益脾胃,理元氣,補腎虛滑瀝的功用。治脾胃(或腎)虛寒所致的泄瀉,腹痛,嘔吐,食欲不振,唾液分泌增多,遺尿,小便頻數(shù)等癥。
益智始載于《本草拾遺》,并指出:"益智出昆侖及交趾國,今嶺南州群往往有之。"《圖經本草》說:"益智子似連翹子頭未開者,苗葉花根與豆蔻無別,惟子小耳。"《證類本草》載有雷州益智子,產地與現(xiàn)今益智相似。李時珍引《南方草木狀》說:"益智二月花,連著實,五六月熟。"作者對益智花果物候記載頗為確切。綜上所述,古代藥材益智基本為一種,與現(xiàn)代藥材益智相同。
陰虛火旺或因熱而患遺滑崩帶者忌服。